10月15日-16日,赵宇亮院士、谭蔚泓院士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堂,在八里台校区中心实验室报告厅带来以《生命分析化学》为主题的报告。
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所长、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赵宇亮研究员做带来了以《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药物智能递送前沿》为题的学术报告。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庞代文教授主持本次讲座。中国科学院院士,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周其林教授为赵宇亮院士颁发了“百年南开化学大讲堂主讲人”证书牌。
在报告之初,赵宇亮院士提到学科交叉既是突破人类科学研究能力的创新范式,更是构建引领未来科技能力的国家战略。随后他以学科交叉的前沿:纳米科学在药物递送方面的研究为例,展示了化学、生物学以及医学的学科交叉。对于复杂体系,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最后,赵宇亮院士分享了参与发现113号元素鉨(Nh)的精彩故事,并指出,学科交叉研究的关键是:第一是要有新思想,第二是要学会分享,第三是互相学习。
赵宇亮院士在报告中,展示了有关纳米毒理性和纳米材料药物运输的研究成果,逻辑严谨、数据详实,并提出了纳米材料远端效应的研究新方向。报告结束后,赵宇亮院士与各位师生深入探讨相关研究问题,并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疑惑,这是一场绝佳的学术盛宴。
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湖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兼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谭蔚泓研究员做客带来了以《从“硅基运算”到“分子运算”人脸识别式的诊断》为题的学术报告。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庞代文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并为谭蔚泓院士颁发了“百年南开化学大讲堂主讲人”证书牌。
在报告之初,谭蔚泓院士用人脸识别的人工智能形象地引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方向。重大疾病诊治需要分子分型,而获取疾病多靶标表征和对获取的多靶标参数进行有效解析则可实现分子分型。生物体的复杂性决定了生物学大数据的必然性,生命科学研究将面对海量的数据,人脸识别式的疾病诊断将是疾病诊断的未来。
报告中谭蔚泓院士展示了用活细胞为靶标筛选核酸适体的工作,实现了在活体核酸适体的筛选。为大家生动又详细地讲解了引领核酸适配体相关领域的研究。谭蔚泓院士提到成功进行了首例核酸适配体临床试验,和首例人体全身动态药代学显像。分子,是保留物质特有性质的最小单元,谭院士指出分子医学是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机理;早期和准确地诊断疾病;精准治疗疾病和指导康复;预防疾病,并对疾病进行预测。最后,谭院士总结到,要从分子角度看生命,治疾病,保健康。报告结束后,老师同学们争相提问,谭蔚泓院士与各位师生深入探讨了相关研究问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绝佳的学术盛宴。
学院化学学科创建100周年之际,举办“百年南开化学大讲堂”,邀请国内外化学学科知名学者和优秀校友,开展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推进人才交流与学术合作,了解全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和更有趣的严峻挑战,一起推动学科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