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为了回忆与记录建国70年来我国农药行业发生的那些精彩人物故事,充分展现老专家、老前辈和业内人士为我国农药行业所做出的贡献,讴歌我国农药行业发展历程及丰硕成果,《农药市场信息》传媒特别推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农药行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征文活动”,以此为祖国70华诞献礼!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学院创立100周年,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里,《农药市场信息》传媒的记者来到学院这所百年学府,拜访一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先生,他就是中国农药科技界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院讲席教授、农药化学家——李正名先生。
中国农药科技界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院讲席教授、农药化学家——李正名先生
2018年收到李先生编撰的图书《中国农药科技界著名老专家传略》,其中记述了我国农药科技界第一梯队的58位代表性专家的生平记事。但是遗憾的是,其中并没有李先生自己的传略,此次来到南开,李先生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让我们有幸对其进行了专访,也是弥补农药科技界老专家名录中的这一缺憾,欣喜悦乎,在此记录一二。
出生书香名门之家,留学国外依然情系祖国
李先生作为《农药市场信息》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对我们杂志的发展一直都非常重视,尽管他工作非常繁忙,但对杂志和编辑部的工作也给予了非常热情的关爱、帮助与指导。因此本次采访,先生特别邀请到他的家中进行,也使我们油然顿生无比亲切之感。4月19日早上,记者一行来到先生家中,先生家中陈设简朴、大方,客厅和书房的墙壁上分别挂着书法大家范曾先生送给李先生的两幅字“清风拂野”“辽鹤归来”,客厅的摆放着李先生祖父、“中国钢铁工业创建之父”李维格先生的铜像,没有其他过于花哨的装饰。书房里的一面墙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这是先生经常著书立说研究学问的地方。李先生虽已是八十八的高龄,但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在采访过程中,思路敏捷、博物通达,据李先生的助理介绍,先生现在依旧活跃在科研的第一线,还在主持着一重大科研项目,如此精神不得不让人产生敬佩和景仰之情。
李正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农药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他1931年1月出生在上海一书香名门之家,其祖父李维格先生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创建之父”,父母亲20世纪30年代留美回来后分别在东吴大学和复旦大学执教法学和文学。李先生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妹妹后来成为一名医生,弟弟则为中科院一名高级研究员。
李先生在上海和苏州先后完成了小学和中学学业,高中毕业后,恰逢有50个留学奖学金可申请,在经过面试后,他顺利取得其中之一的名额,于1949年坐船只身赴美留学,就读于位于南卡州的Erskine大学,学习化学专业。
在回忆这段求学经历时,李先生告诉我们,在大三时正值抗美援朝开始,由于美国麦卡锡主义开始盛行,美国政府规定学习理工的中国留学生不准离开美国,这对于一心向国的李先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热爱化学,成绩优异,本来有机会在美国继续深造,其系主任Sloan教授对他十分关心,曾推荐他去南卡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可申请到全额奖学金。但是他知道一旦继续学业,回国的机会将更少了。李先生经过再三思考还是决定申请回国。在该校校长帮助下,他终于得到回国的批准,参加”留学生集体归国团”回到了祖国。
师从杨石先教授,攻克有机磷农药生产难题
在杨石先校长家中(1956)
在经过种种困难之后,1953年,李先生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归国留学生,被分配到有机化学基础很好的学院,师从杨石先教授,并于1956年从学院化学系研究生毕业,成为学院的第一名硕士,开始与学院结下不解的缘分。
李先生回想起最早在1953-1956年在杨老指导下开展新植物生长素研究的情景,当时实验室条件十分简陋,缺乏基本的化学试剂。由于没有任何分析仪器,所合成的新化学结构迟迟不能确定。后来还是杨教授通过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所黄鸣龙先生从国外带回来一台元素分析仪才确定了结构。杨老又请刚到学院的崔徵教授协助测定生物活性,几经周折才成文发表。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杨石先教授仍然主张高等院校必须要坚持搞科研!李先生至今也在感慨:能在杨教授身边学习工作,亲聆杨教授的教诲而感到无比的幸运。杨教授一生光明磊落,谦虚谨慎,办事公正,淡泊名利,他的人格精神和学术品行都深深的影响了自己,使自己终身受益。
有机磷曾作为化学武器被德国Schrader最先研发出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于有机磷化学这一领域一直是技术空白,后来各国发现有机磷作为杀虫剂效果十分突出,政府就有意将其开发出来,而这个重担就交给了杨石先教授。但是当时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先进的技术不让中国知道,而有机磷化学研究最大的难题是有机磷在空气中加热很快会分解,提纯也很困难。没有资料、没有设备,杨石先教授顶着重重困难,组织了一批年轻的教师攻克这一难题,李正名先生就是当时其中一员。在实验室经过30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后,有机磷的合成工艺、分离提纯、分析鉴定、热稳定性等问题陆续被解决,开发出来的产品后来交给当时正在筹建的天津农药厂进行生产,填补了我国关于有机磷农药这一块空白,天津农药厂也因此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有机磷农药生产工厂,为新中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加入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条件艰苦仍不忘初心
秉着高等院校必须要坚持搞科研的宗旨,杨石先教授在1960年就开始筹建学院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他因此也到处寻找优秀的人才。1962年,杨教授创办的学院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是当时全国高校中建立的第一个专业研究所。李正名先生作为杨教授的科研助手,成为研究所建所的第一批科技骨干之一,开始从事有机化学、农药化学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在岗位上
1960年代初,苏联科学院陆续派来了4位专家,带来了一套当时在国内尚属空白的半微量磨口合成仪。经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青年教师王琴荪参考设计交给天津玻璃仪器厂试制成功推广到全国,结束了多年来打橡皮塞孔的历史。李先生说,当时实验条件虽然艰苦,但挡不住大家向科研进军的决心。
二十世纪70年代初,我国水稻产区发生了严重的白叶枯病,每年减产10%~30%。根据当时原国家化工部的紧急下达的攻关任务,在杨石先先生的领导下,李先生带领课题组探索了不同的合成路线,研制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新杀菌剂叶枯净的最佳合成工艺,并及时提交化工部。此外他还参与杨石先教授领导完成的中苏科技合作项目“磷32、磷47新杀虫剂研究”,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再次留学国外深受启发,农药研发必须要让农民用得起
元素所之后的发展也非一帆风顺,李先生回忆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学院一度停止招生,元素所的牌子被摘,公章被没收,人才断档,科研活动受到很大的影响,元素所面临被全面拆除的危险。李先生说直到现在,他还记得,那段特殊时期过去后,杨石先教授有次去参加邓小平主持的会议,回来高兴地对他说:“这次有希望了!”之后果然国家恢复了高考,各种科研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但是人才的断档急需采取措施。1980年,杨教授通过教育部支持送李先生到美国联邦政府的国家农业研究中心,成为新中国派去该单位做访问学者的第一人,并在那里开始对澳大利亚原始小蜂的昆虫信息素超微量活性物质进行研究。
1980年代在美做访问学者
李先生回忆这段经历时说,他此次出国留学,在美国联邦政府农业研究中心学习,该中心是美国国家级研究部门,聘用了1600名科技人员(含500多名博士)。在这种现代化的大型研究机构的运行模式下看到人家将这么众多学科的专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各项工作之间协调得很好,觉得受益匪浅。
1982年回国后,李先生最先开始研究的是昆虫性信息素,尤其他想研制防治茶叶害虫的性信息素,因为中国的茶叶使用的某些农药残留高,因此出口受影响,李先生很想改变这一局面。经过努力之后,天然的防治茶叶害虫的绿色无公害茶尺韄性信息素研发出来了,该科研成果虽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但使用效果尚可,但因为生产成本太高,导致农民根本用不起,最后这个项目只能无奈放弃了。李先生在经过几次下乡后,他深切地感受到,农药的研制一定要切合我国农民的实际需求,产品再好,如果农民用不起,这绝对不是研究的初衷。这件事对于李先生后来研发方向,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后来创制出来的两个超高效绿色除草剂产品单嘧磺隆(谷友)和单嘧磺酯,可以说就是用人家生产其他产品剩下的“下脚料”作为主要原料,这样生产成本很低,保证了农民都能用得起。
20多年科技管理工作毫无懈怠,科研成就令人侧目
1982年12月李先生被学院任命为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在此岗位上一直工作了12年。1985年,在杨校长的领导下,李先生和同志们一起努力争取,成功地申请到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曾参与建设全过程,担任主任10年。1993-1997年,李先生被任命为化学院副院长。1995年学院申请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得批准,李先生被任命为主任8年,从当时一片空白到初具规模。
IUPAC应用化学部在南开开会(1986)
李先生说,回顾20多年的科技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在不同时期承担不同性质的工作,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恪守职责、不敢懈怠,基本完成了各个时段的任务。杨老的敬业精神、尊重他人的作风和其他老同志给他鼓励和帮助的情景犹历历在目,他对之十分珍惜。在此阶段中,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曾先后获得“全国高校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在科研方面,李先生也取得不菲的成就。1982年回国后,李先生先后承担了国家“六五”到“十三五”科技攻关项目及多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项目,在有机磷化学和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立体化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基础理论方面进展,首次鉴定了槐、茶尺蠖超微量活性物质的结构,对悉尼酮类、哒嗪酮类、吡喃酮类、咪唑酮类和异噻类等新型杂环进行了研究,发表了系列论文。
1983年,鉴于小麦锈病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暴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的严峻形势,中央要求原国家化工部组织“高效杀菌剂FXN新工艺研究”全国联合攻关,李先生负责小试工艺攻关组,也是全国联合攻关组负责人之一。经过4年多的努力,在上海、南京参加科技攻关单位的密切协作下,攻克了技术难点,获得成功。在农药学基础研究方面,他首次在国际上证明了三唑酮的右旋体和左旋体杀菌生物活性相当,确定了高效杀菌剂三唑醇4个立体异构体的绝对构型,发现其(-)-1S,2R 光学体杀菌活性最高,阐明了当时国内外生产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在谷子试验地
1990年,李先生带领课题组开始对超高效新型磺酰脲类化合物及其构效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修改国际上有关的Levitt构效关系理论,经过多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2007年,终于斩获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成功创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个超高效绿色除草剂产品单嘧磺隆(谷友)和单嘧磺酯,并开展国际合作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完成了国家新农药登记证所需要的毒理环境生态等40多项实验报告,并均告通过,使中国成为继美国等发达国家之后,第7个具有独立创制新除草剂能力的国家。其中单嘧磺隆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农业部正式登记的创制除草剂,其制剂谷友对谷田杂草防效好,施药量少,对谷苗安全,可大幅减少人工除草劳动强度,提高产量,填补了国内外谷田长期无除草剂的技术空白。
由于李先生在化学农药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也获得了许多荣誉,主要包括:1964年“新产品(磷32、磷47)”获国家科委新产品二等奖(集体);1978 年“新杀菌剂叶枯净”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7年“有机磷生物活性物质与有机磷化学”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0年“农药化学基础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国家计委、科委等部门颁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贡献“金牛奖”;1992年“有机化学农药创制”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1993年“粉锈宁新技术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日本农药学会外国科学家荣誉奖;1999年“新超高效除草剂#92825的创制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磺酰脲类化合物及其除草用途”获天津市专利金奖;2005年“对环境友好超高效除草的创制和开发研究”获天津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6年“超高效绿色除草剂创制开发”获全国发明创业奖;2007年“对环境友好的超高效除草剂的创制和开发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此外还先后获得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杰出成就奖,中国农药工业建国60周年突出贡献奖,天津市最有价值发明专利奖,美国化学会荣誉会员奖,中国农药学会终身成就奖,以及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个人、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教工先锋岗”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国际农药化学会议开幕式(日本)
参加联合国UNIDO会议(印度)
参加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会议(维也纳)
执教60余年,辛勤耕耘、著书立说、诲人不倦
除了在科研上孜孜不怠的专研之外,李先生在60多年的执教生涯中,诲人不倦,辛勤耕耘,先后为国家培养研究生 166人(含博士生和博士后 66人),他们中有许多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如目前在农药行业著名的沈阳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化集团首席科学家刘长令先生;还有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公司的钟滨高级研究员,其主持研发的治肝新药Zepatier已在美国FDA批准后成功上市, 并因此荣获2017年美国化学会“化学英雄奖”等。他坚持学以致用,言传身教,深受学生爱戴,被学院三次评为“良师益友”奖,先后共发表学术论文 660篇,编写《有机立体化学进展》等专业著作2部,申请37项发明专利(获得17项授权),为我国有机化学尤其是农药化学的科研、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曾称赞李先生是“高山景行为人师表,学贯东西道播五洲。”李先生当之无愧。
2015年,他将自己获得的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5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学院“杨石先奖学金”,希望在恩师杨石先教授的精神感召下,鼓励和支持学生们做好学问、搞好科研,为祖国和人民多作贡献。
为何坚持创制新农药,先生就是要为中国争一口气
在采访中,记者问及李先生,创制新农药这么难,为何一定要坚持的时候,他这样说,过去我们国家的农药基本都是仿制的,但是即使你仿制的产品使用效果更加优异,生产工艺也更加先进,但是仿制就是仿制,有时在国际上就会遭到外国人的轻视,因此中国人再困难也要做出自己的东西来,就是要争这么一口气,一定要研发出自己的新农药!
研发不易,李先生对于研发提出几点十分中肯的建议:首先科研必须要面向国际前沿,面对人民的需求,这点高等院校结合培养高质量人才将更好地鼓励执行。此外研发新农药有很大风险,很多研究做到最后,花费大量的心血,却发现是失败的,但是千万不能因此而气馁,或者放弃研发。最后,学科交叉怎样协作,互相帮助,是当前很多研发团队必须要考虑清楚的,大家都想当主角,对搞大项目来说,这是很难成功的,只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才能事半功倍并最终取得成功。
耄耋之年依旧奋斗在科研一线,言传身教后继有人
现在李先生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但是他依旧活跃在科研的第一线,他目前正在研究“土壤降解可控的超高效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基础研究”这一课题。李先生在长期从事新除草剂研究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我国农作物种植模式和欧美迥然不同。由于我国普遍采用多茬作物耕种模式,上茬使用某些除草剂,将可能对下茬作物造成药害。而国外在一茬收获后一般休耕半年,在此期间除草剂在土壤中逐步降解消失。而且不同地区的农药活性表现也不同,残效期也不同。李先生的这项研究希望能将农药的残效期有效地缩短,目前已发现可以使加快除草剂降解的方法,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李先生认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土地流转越来越快,新型农民的不断出现,真正从事农业的人口将会越来越少,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机种地等新兴高科技的不断涌现,农药工业的科研也要配合农业发展的趋势,眼光要看得更远。农药行业未来怎么走?不是产量越大、企业越多就代表农药强国,而只有拥有高科技、高水平、高创新性人才能称得上农药强国。
在这个新时代,创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是农药的研发要始终基于农民的需求。李先生相信未来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融合将是趋势,化学生物化与生物化学化会得到加速,更多的生态农药将会不断涌现,也必将应用得更多,但这必将寄希望于未来有志的青年一代。
短短的三个多小时的采访时间一晃而过,笔者为能听到李先生亲述这些经历而感到无比的幸运。李先生献身中国的农药事业也已60余年,在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他为我国有机化学、农药化学的学科建设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我们谨以此文,来追溯先生的科教人生轨迹,弘扬先生的学术思想,展示先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农药事业发展,离不开这些老前辈的无私奉献。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现在,奋斗未来。
在文末,再次遥祝李先生平安喜乐,幸福安康!
李正名先生接受《农药市场信息》传媒记者采访
参考文献:《李正名文集》《南开学人自述》等